青岛培训 培训新闻 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和依法行政

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和依法行政

资格认证 沈阳政法英杰司法培训 2017-04-23 16:20:19 387浏览

相关标签: 资格认证

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有利于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

任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加强宪法实施”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之一,并要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201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时指出,“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一般认为,依法治国所依之“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而且首先是指宪法,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为什么在提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时,还要强调依宪施政呢?

从理论上看,依宪施政,本质上是在行政领域里实现宪法之治。法治有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区分,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内容统一、明确、普遍适用,程序完整科学,而依宪治国强调实质意义的法治,不仅要求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还要求行政机关依宪施政,切实有效保障公共利益、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秩序。

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执政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愿望要通过宪法这样的制度平台统合起来,用以凝聚共识、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并推动发展、深化改革、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形成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工作布局。

现行宪法确立了国家根本制度和任务,规定了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并宣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中央要求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有利于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以及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

例如,国务院的职权主要源自宪法。本届国务院组建以来,把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先后决定取消和下放9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并推动地方政府简政放权,根据的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方案》,但主要是基于国务院“规定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门的工作”和“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的宪法职权。国务院坚持依宪施政,才能保证简政放权工作取得重要成效,克服少数部门和地方“自觉不自觉地从现实利益出发,对应该而且能够放的一些审批权不愿放,即使放也尽量放小不放大、放责不放权、放虚不放实、放内不放外”等问题。

宪法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基本遵循。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打包”修改法律、提请授权决定在上海、天津、广东和福建等自贸区暂停实施有关法律规定,在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关规定等,都体现了国务院遵循宪法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努力。

根据宪法,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地方政府首先要依宪法规定的“职权法定”要求,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为此,中办、国办印发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行地方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原则、程序和时间表。其次,要依照宪法规定的“责任制”和“为人民服务”原则,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公、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克服懒政、怠政、失职、渎职。其三,要依宪法规定的“精简统一效能”要求,划清公共权力与市场的边界,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企业创新、大众创业提供更好环境。

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其法治素养作为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可以主要从法治思维、法律知识和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来考量。从“法制观念”到“法治思维”,再到“法治素养”,体现了宪法法律的应有地位、宪法法律的实施等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是对领导干部从理念到能力、素养的新要求。

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首要的是学习宪法,还要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时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不违宪违法行使权力,更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责任编辑:于洋)



继续浏览有关资格认证的文章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