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性格内向
中小学 沈阳乐文教育 2017-02-09 09:57:43 348浏览
相关标签: 中小学
孩子健康性格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改善孩子的内向性格在幼儿期还是大有可为的。而且许多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他的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难。家长 在引导时应尽量避免再犯以下的错误:
1、是对孩子要求往往过高,常常把孩子的行为不自觉地与心目中理想的模式相对比,以成人的立场去要求孩子,无视孩子年龄小的实际情况,如家长要求孩子有礼貌,见到父母的同事要叫叔叔阿姨。但孩子有时就不开口,家长觉得这丢了大人的面子,便训斥孩子没有礼貌。后来才知道,孩子不肯叫是因为有时他不能从外表上判断应该叫伯伯还是叔叔。对于孩子做错事,有的家长也过于严厉,使 孩子内心受到压抑,感到紧张。
2、是性子太急,对孩子缺乏耐心。由于家长急于想把孩子塑造成心目中的理想样子,因此,当孩子有胆小、畏缩的表现时,家长就难过、心烦得去责骂孩子,结果使孩子觉得自己又做错了,反而变得更加拘谨。
3、是对孩子约束过多。如不让孩子自由玩耍,怕弄脏衣服。还有平时说教太多,自觉不自觉地总是在指责、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所以孩子遇事总是有所顾忌,缩手缩脚。
要改善孩子的内向性格,关键还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再也不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了。另一方面,则积极为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创造条件。
1、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等,家长给他换上旧一些的衣服,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给他自由。
2、耐心对待孩子,降低要求标准。如要求孩子有礼貌、大方,但某一次孩子没有做到,家长不能强迫他做甚至责骂他,而是希望他下一次做到。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家长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的反应,同时,要及时称赞孩子微小的进步。
3、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语言,避免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地位。平时,家长要常给孩子列举一些他的“勇敢”行为,如打针没有哭或仅哭了一小会儿,能从高台阶上跳下来,能大声说话、承认错误等等。
4、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使他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如下象棋、弹钢琴、认字、学算术、旅游等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会给孩子自豪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孩子需要呵护需要关心,内向幼儿更需要呵护更需要关心,让我们多关心内向幼儿。尽力尽责的为每一个幼儿照相,满足他们健康发展的需要,一起为帮助幼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努力吧。
继续浏览有关中小学的文章
上一篇:好学生如何防止成绩波动
下一篇:“差生”需要父母的心理帮助
猜你喜欢
-
沈阳育才少儿班
电询
人气4979
-
沈阳中高考封闭冲刺班
电询
人气2822
-
沈阳跟香港外教学粤语
电询
人气1541
-
沈阳小学一年级数学辅导
电询
人气1318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
热门课程
-
电询
热门学校
-
人气:119296
-
人气:110800
-
人气:78818
-
人气:78562
-
人气:66678
-
人气:59847
-
人气:59807
-
人气:51918
-
人气:48505
-
人气:47123